平凡的美丽——对联系生活开展绘本阅读的思考

平凡的美丽——

对联系生活开展绘本阅读的思考

 

【摘要】绘本已经成为美好的阅读方式,到处可以看见它们的影子。阅读是生活的呈现,它来自生活,又升华于生活,吸引着幼儿在阅读中感受生活,在生活中体味阅读。既然阅读是联系生活的,我们需要降下绘本阅读美丽光环,将它融入平民家庭中,扎稳生活的根基,方能散发出持久的光芒。本文对将优秀绘本引入普通家庭进行了思考,对将绘本普及大众家庭、提高幼儿阅读质量,实践平民化、全民化阅读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。

【关键字】生活 绘本 平凡 全民阅读

一个生命就是一个故事。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值得尊重,不应因他的平凡而被轻视。我国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平民教育,体现了“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面向最大多数平民百姓”这一教育思想。在科技化、快速化教育的今天,平民二字显得这么朴实和实际。反观我们的生活中,会使用科技产品的孩子越来越多,阅读高质量书籍的孩子也越来越多,但同时,班级中呈现出这样的现象:1.阅读质量不高的孩子也在增加,他们喜欢看书但速度飞快,草草看完;他们只看画面鲜艳的图书,忽视了其中的内容含义;他们有的家里有许多书,却很少拿起一本认真的看。2.存在“看不起”绘本的家庭。家长认为这样的书太贵了,是有钱的家庭才能看的,自己家看看普通的小图画书就好了。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书多了,却不能专心看书?又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对绘本有这样的误解?经过分析,这种现象和一些教师对绘本的定位有关

有些教育者认为,绘本画面精美,装帧漂亮,因此它比较高档,愿意把绘本拿来进行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,或是郑重地推荐给幼儿和家长,这就给幼儿家长造成了一个印象:绘本是很高级的东西。实际上,绘本作为一种优秀的图画书,它提供的基本功能就是、说画画、学习理解,感受阅读的乐趣,它体现的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。把绘本和其他图书完全割裂开来,也就拉大了幼儿心目中图书和生活的距离,绘本显得那么高不可攀。我们爱绘本,我们爱生活,把绘本引入幼儿的日常生活,引入平民家庭,才能契合当前全民阅读的理念,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。

一、寻找体现生活实际的绘本,情感共鸣中爱上阅读。

在各种绘本中,贴近幼儿年龄、生活认知、情感技能内容最容易引起共鸣,容易被不同经验水平、成长环境的幼儿所喜爱和接受,从而提高对绘本的关注次数,提高阅读效率。应做好绘本分类引导工作,使幼儿能从不同类型的绘本中受益。

1.生活知识类绘本。

这类绘本侧重于知识的感受,幼儿能从有趣的画面中体会到趣味学知识的快乐,从而爱上思考、探索知识,引发对事物的好奇。如《如果把银河系装进盘子里》《自然系列海洋童话》、《保冬妮海洋绘本馆》等,都涵盖了丰富的科学和自然知识,同时又是与幼儿观察到的生活相联系的,和兴趣爱好相结合的,能够激发幼儿对未来的好奇和探索之心。

2.社会情感类绘本。

绘本具有社会情感的教育功能,在一些绘本中,这一特点尤显突出。如《我妈妈》、《逃家小兔》、《生气汤》等优秀绘本,在风趣、幽默、热烈的画面中凸显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情感,给幼儿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和体验,帮助幼儿了解自己,理解他人,有效促进社会性情感和能力的提升。

3.体现技能经验的绘本。

还有很多绘本体现出较强的操作性,吸引幼儿参与的渴望,在动手动脑中增强感受和技能的发展。如《蚂蚁和西瓜》、《三只小猪、《小木匠学手艺等绘本,操作性强,能够让幼儿在感受理解的同时动手实践,加深对故事人物情节的理解。

绘本的类型还有很多,他们都来源于生活实际。有些是幼儿亲身感受过的,有些是知道、见过却不曾体验过的,引导幼儿接触各种类型的绘本,有助于增强幼儿对生活的感知,拓展大生活、大自然的教育视野。

二、结合游戏表演绘本内容,反应生活感受。

绘本的内容和生活是密切相连的,开展角色表演游戏,把绘本所得反馈于游戏,反馈于生活,将有助于幼儿深化角色认知,加深对自身生活的理解,激发幼儿热爱阅读、热爱生活的情感,提高实际的生活技能。

1.根据幼儿发展特点选择表演内容。

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、心理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,开展了一系列的角色游戏,使幼儿把从绘本得到的经验在生活中展现出来。在游戏《逃家小兔中,幼儿扮演小兔子和兔妈妈,小班的孩子玩了一遍又一遍,乐此不疲。游戏中,教师注重游戏中幼儿的情感体验,使小班幼儿逐渐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,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

2.帮助幼儿在游戏中释放和修正自己。

同样是《逃家小兔》,在大班却呈现了另一个面貌。大班幼儿在重现绘本内容的同时,更加关注小兔和兔妈妈的心理活动,通过表情、动作、场景和色调感受绘本温暖、包容的情感基调,阅读的同时也是对自己和妈妈关系的回顾。在讨论中,孩子们对妈妈有时候的发脾气也有了新的感受和理解。这样的表演和讨论促进了幼儿对人际情感、自我情绪和社会认知的理解提升。

三、结合班级环境呈现绘本画面营造生活场景。

常常开展绘本活动的班级会将合适的内容场景展现在班级环境中,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和融洽的交往环境不同的绘本,或者同一的绘本,在不同年龄段可以不断挖掘延伸出新的教育价值。

1.将合适的绘本场景融入班级环境。

我们的环境有了绘本,会变得童趣十足,生活气息浓厚。如《抱抱》出现在小班新生的生活环境中,展览与墙面,给予幼儿抚慰;《哼将军和哈将军》展览在中班的环境一隅,帮助幼儿逐渐认识自我,欣赏自己;到了大班,将《大卫不可以》系列时时更新于环境,帮助幼儿在诙谐幽默和必须的规则面前去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,确立积极的自我价值感。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,幼儿的情绪是愉快的,体验是积极的,交流顺畅,生活感受是美好的

2.在生活场景中增强阅读主动性

阅读的习惯和主动性是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。在幼儿园,幼儿身处生活化的阅读氛围中,身处充满美好阅读体验的生活中,对热爱阅读和生活有着良好的双向促进作用。在大班语言活动《艾玛过化妆节》中,艾玛这头彩色的大象引起了幼儿的好奇,它和其他灰色大象之间的故事也让幼儿思考:做自己就是非常幸福的事。幼儿从阅读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,找到精神心理上的寄托和共鸣,从而更加乐意阅读,体会生活,身心得到健康愉快的发展

四、改善家庭阅读氛围增进全民阅读乐趣

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,是真实的生活场所。将幼儿在幼儿园里培养的阅读习惯和能力,延伸至家庭生活,将带给幼儿更加完整的认知体验。

1.帮助家长了解绘本的实用意义,普及并爱上绘本

不少家长以为,只有画面好看的,拿过大奖的,或是非常童趣的绘本才能给孩子看,殊不知各种绘本都有其特点和价值,幼儿也是在多元化的接触中逐渐寻找自己的喜好和方向的。还有的家长觉得,自己太忙,没有时间和孩子阅读,更愿意给孩子一本书让他自己看,这就减弱了阅读的乐趣,阅读变成的机械的学习和盲目的翻书,都是不利于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高的。

我们利用家长会、家长开放日,让家长和家庭走近绘本、了解绘本、体味绘本,感受孩子从绘本中得到的乐趣和成长,感受绘本对于日常生活的普及性和重要性,由于坚持不懈的开展活动,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爱上了阅读,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人也有一颗需要抚慰的、安定的心有时候,亲子阅读是一个疗愈的过程,这也是绘本强大的治疗功能所在。

2.利用家园合作,展现全民阅读成果。

家园工作是推动班级教育工作的坚实后盾。家长的付出和努力也需要被看见,被重视。在班级性的家园活动中、全园性的家园活动中,我们积极设置家长能够参与的活动,创设与已读绘本有关的环境,把幼儿的学习所得、感受和表现展示在家长面前,进一步紧密阅读与生活的联系深化阅读与生活相辅相成的效益

在班级亲子活动中,我们表演《我妈妈》、《我爸爸》,亲子参演《美人鱼》,提高了阅读乐趣,增进了家庭情感。在园内活动中,我们把海洋童话人物编进运动会、游园会等活动,在趣味竞赛中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,拓展家长的教育视野。

阅读是美丽的,阅读也是平凡的。热爱阅读,热爱生活,需要教师的智慧,联系家庭共同合作,方能使家庭也和幼儿园一样充满美好的阅读氛围,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阅读的美好。在全民阅读的今天,想起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平民教育、生活即教育、教学做合一等理念,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地把幼儿阅读工作做细、做全、做得有趣,不但有图书物质可看,更有精神心理上的强大支持,联系生活实际,创造生活前景,就是言传身教,成为幼儿最好的成长伙伴。

参考文献

[1]《平民教育家》唐澜波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.9

[2]陶行知论生活教育》 徐莹晖 王文岭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.4

[3]《孩子的早期阅读课》马玲 漓江出版社 2014.8

[4]《发展适宜性游戏》(美)盖伊格朗兰德 著,严冷 译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-01-01 

 

首页标题    家园速递    名人家教    平凡的美丽——对联系生活开展绘本阅读的思考
创建时间:2023-02-24 15:47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