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亲断布教子,勤读苦学终成大家——欧阳修
欧阳修很小的时候,父亲就去逝了,是母亲郑氏带着他长大。4岁的时候,有一天,母亲把他叫到跟前,郑重地说:“修儿,眼看你越长越大了,不能再玩了,要像富家的孩子一样去读书。虽然咱上不起私塾,但娘可以教你。”
小欧阳修点点头,跟着母亲来到窗下。母亲在地上铺一层均匀的沙子,挑一根细小的竹枝作笔,在沙子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“人”字,对儿子说:“天地之间,以人为本。”欧阳修接过竹枝,也在沙子上写了个“人”字,虽然歪歪斜斜,却写得很认真。从这以后,小欧阳修天天跟着母亲学字背书,每天完成识字任务,还要温习、巩固。
小欧阳修学东西快,也记得牢,时间久了,就滋长了骄傲情绪,翘起了尾巴。一天,他只顾贪玩,没完成作业任务。母亲很严肃地把他叫到身边站着,许久没有说一句话,只是不断地织布。忽然,母亲停了下来,递给儿子一把剪刀,对他说:“你过来,把这匹布剪了。”小欧阳修很奇怪:“娘,你好不容易织的布,为什么要剪呀?一剪断就没法卖了!”母亲这才对儿子说:“你也知道好不容易织的布,一剪断就可惜了;可是你不知道,你好不容易掌握的学业,一旦中断了也是可惜的。学业如果不坚持下去,就会半途而废啊。”母亲的一席话,让小欧阳修脸红不已,他惭愧地说:“娘,我知道错了,以后再也不贪玩了。”
打这以后,小欧阳修更加发愤读书,从不懈怠。直到他长大成名之后,还保持着勤奋读书的好习惯。
反思:
欧阳修的母亲之所以能与孟子的母亲并列在一起,就在于她们对教子方面有共同的特点,即循循善诱、悉心指导。欧阳母亲并没有因为家境的贫寒而自甘沉沦,对孩子不管不问,而是以荻为笔、以沙地为纸亲自教孩子读书,这是其伟大之一;面对孩子滋长的骄傲情绪,她不打不骂,也没有痛哭、埋怨,而是用浅显的道理让孩子明白中断学习的危害。可见,教子之道,在于循循善诱、以理服人、以情动人。欧母是与孟母齐名的历史四大贤母之一,不仅教导儿子学有所成,还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,为人母当向她们看齐。